如今,全球经济已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打造智慧、高效的供应链,是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智慧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将根本改变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推动整个制造业发生重构与迭代。
近几年,在“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随着生产、物流、信息等要素不断趋于智能化,整个制造业供应链也朝着更加智慧的方向迈进,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引擎,支撑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智慧供应链的政策风口由此正式形成。《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那么,智慧供应链体系的打造,将为制造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智慧供应链生态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物流又将如何切入智慧供应链建设,推动制造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升级发展?
一、智慧供应链的特点及发展意义
根据《意见》,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如今,全球经济已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化为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智能制造环境下,打造智慧、高效的供应链,是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对于制造企业智慧供应链的特点,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邱伏生认为,在智能制造时代,相较于传统供应链,智慧供应链具有更多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和服务要素,呈现出5个显著特点:一是侧重全局性,注重系统优化与全供应链的绩效,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强调与客户及供应商的信息分享和协同,真正实现通过需求感知形成需求计划,聚焦于纵向流程端到端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智慧供应链;三是更加看重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四是更加强调以制造企业为切入点的平台功能,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供应商、工厂建筑、流程、信息等多方面要素;五是重视基于全价值链的精益制造,从精益生产开始,到拉动精益物流、精益采购、精益配送。总之,智慧供应链上不再是某个企业的某人或者某个部门在思考,而是整条供应链都在思考。
关于智慧供应链对制造企业的影响,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随着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进入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能供应链新阶段,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企业的运作方式,推动整个制造业发生重构与迭代。“在传统供应链中,相互割裂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已被互联网技术重新连接起来,为现代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新一代物联网技术的广泛采用,尤其是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四流’得以高效连接,传统供应链进而发展到智能供应链新阶段。智能供应链与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相连接,通过供应链服务提供智能虚拟仓库和精准物流配送,生产企业可以专注于制造,不再需要实体仓库,这将根本改变制造业的运作流程,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张劲说。
二、智能制造要求物流系统智慧化
在智能制造大环境下,作为智慧供应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物流正在成为制造业物流新的发展方向。即,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最终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连状态。《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运营项目指南》的出台,首次将“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作为五大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之一,智能物流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那么,新形势下智能制造对物流系统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高度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能物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与人们常说的自动化物流系统有所不同的是,智能物流系统不局限于存储、输送、分拣等单一作业环节的自动化,而是大量应用机器人、激光扫描器、RFID、MES、WMS等智能化设备与软件,融入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整个物流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而实现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有效融合。
2.全流程数字化
在智能制造的框架体系内,智能物流系统能够将制造企业内外部的全部物流流程智能地连接在一起,实现物流网络全透明的实时控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只有做到全流程数字化,才能使物流系统具有智能化的功能。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尹军琪对此表示,个性化、高端化、参与感、快速响应是工业4.0背景下物流的重要特点。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的、联通的、透明的、快速的和有效的,而所有物流活动的实现都需要全流程的数字化作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3.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智能制造对物流信息系统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要与更多的设备、更多的系统互联互通,相互融合,如WMS系统与MES系统的无缝对接,这样才能保障供应链的流畅;另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需要更多依托互联网、CPS(信息物理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网络全透明和实时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使整个智能物流系统正常运转。
4.网络化布局
这里所讲的网络化,主要是强调物流系统中各物流资源的无缝连接,做到从原材料开始直到产品最终交付到客户的整个过程的智能化。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房殿军分析认为,智能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设备不再是单独孤立地运行,它们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智能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全方位的网状结构,可以快速地进行信息交换和自主决策。这样的网状结构不仅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效率和透明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台设备的作用。
5.满足柔性化生产需要
对于智能制造来说,还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大规模定制”,即由用户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客户需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持续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快,这些是智能物流系统必须迎接的挑战。因此,智能物流系统需要保证生产制造企业的高度柔性化生产,根据市场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智慧供应链建设当前挑战及未来路径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智慧供应链建设也由此成为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家电等多行业的领先企业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中,正努力构建智慧供应链生态圈。
不过,目前从中国制造行业供应链系统构建的总体情况来看,对智慧供应链认识不充分、缺少智慧供应链战略、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孤岛大量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加快智慧供应链系统的构建,推动智能制造尽快落地。
1.提高对智慧供应链的认识,强化供应链战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行业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薄弱;与此同时,广大企业对供应链的本质认识不深,只知道智能制造是大趋势,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如何落地,更不要说从智慧供应链角度切入了。没有智慧供应链战略,没有明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使得我国的制造企业们在面向智能制造时困难重重。
因此,面对智能制造,制造企业需要加深对智慧供应链的理解,制定智慧供应链发展战略,明确个性化的供应链发展方向,如智慧化等级、客户服务的响应等级、产品的流转效率等,引领企业生产向智能化迭代升级,保证企业运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2.建设智能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面对智能制造,整个智慧供应链体系下的智能物流系统应该是智能化的物流装备、信息系统与生产工艺、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紧密结合。不过目前来看,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落后于生产装备建设,物流作业仍处于手工或机械化阶段,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距离物流自动化、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程。
面对这些情况,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整个物流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为智能制造和智慧供应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
智慧供应链建设同样离不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互动。当前,制造企业应该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计算与制造技术融合,构建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与上下游企业的软硬件制造资源的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联动,进而实现人、机、物、信息的集成、共享,最终形成智慧供应链生态圈。
4.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供应链人才
专业的供应链人才是智能制造和智慧供应链系统构建的关键。然而目前,多数制造企业不注重供应链人才的培养,很难具备充足的专业人才。
今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建设需着重从人才建设角度出发,一方面,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供应链系统构建的方法和知识,为供应链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为智慧供应链系统的构建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智能制造需要制造企业供应链具备更智慧的能力,也对供应链体系里的物流系统提出更智能的需求。在这种大趋势下,制造企业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协同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智慧供应链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企业的智能物流系统,切实推动中国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