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期是指从采购定货日开始至供应商送货日之间的时间长短。对交期的控制和管理可从以下交期组成公式中寻求空间。
交期= 行政作业时间+原料采购时间+生产制造时间+运送与物流时间+验收和检查时间+其它预留时间
交期条款对产品总成本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何谓交期(Delivery Time)和前置时间(Lead Time):
何谓供应商交期?供应商的交期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假设你家的厨房需要重新装修,你找到一家承包商,除了估价外,承包商告诉你,向国外厂商订购的厨具大约需要30天才能到货,施工需5个工作日。那么,如果今天就决定直到完工,总共需要35天, 其中30天是厨具订购的前置时间,而承包商给你的交货期应则为35天。
从采购的角度来看,自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直到货物交到指定地点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之为采购的前置时间。 换句话说,从客户向供应商表达出其需求时开始计算,直到客户的需求被完全满足为止,其中所花费的时间总和便是前置时间。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出一点,实际交期的长短与前置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基本上,交期是由供应商决定而非客户随意指定。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影响整个交期的长短。
构成交期的基本要件:
交期是由以下六项前置时间所构成,所有前置时间的总和又称之为累积前置时间:
-
行政作业前置时间
-
原料采购前置时间
-
生产制造前置时间
-
运送前置时间
-
验收检验前置时间
-
其它零星前置时间
1. 行政作业前置时间
行政作业所包含的时间是存在于采购与供应商之间,共同为完成采购行为所必需进行的文书及准备工作。在采购方包括了选择或开发供应商;准备采购订单;取得采购授权;签发订单等。在供应方则包括采购订单进入生产流程;确认库存;客户信用调查;生产能力分析等等。
2.原料采购前置时间
供应商为了完成客户订单,也需要向他自己的供应商采购必要的原材料, 如塑胶,金属原料,纸箱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订单生产型模式下,产品的生产是等收到客户订单之后才开始的。依订单生产的形态,原料的采购占总交期时间相当大的比例。另需注意的是,供应商的供应商也有处理订单的前置作业时间。组合生产模式下,产品的组合生产也是等客户订单受到后才开始生产,所不同的是一些标准零件或次组装已事先准备妥当。主要标准零配件,材料和次组装已在订单接到之前完成,并放入半成品区。一旦接到订单,即可按客户的要求从标准件或次组装中快速生产出所需产品。而在存货生产型模式下,产品在客户订单收到前已经被作好存入仓库。次种形态的生产对原料采购前置时间的考虑一般很少。通常,下了订单后就可安排运送并知道到货时间。
3.生产制造前置时间
这是供应商内部的生产线制造出订单上所定货物的生产时间。基本上包括生产线排队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不同工序等候时间以及物料的搬运时间,其中非连续性生产中,排队时间占总时间的一大半。在订单生产型中,非加工所占时间较多,所需的交期较长。杂存货生产型因生产的产品是为未来订单做准备的,采购交期相对缩短。组合生产型对少量多样的需求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交期较存货生产型为长,较订单生产型则短。
4.运送前置时间
当订单完成后,将货物从供应商的生产地送到客户指定交货点所花费的时间为运送前置时间。运送时间的长短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交货频率;以及运输方式有直接关系。
5.验收与检验前置时间
该时间包括:
6.其它零星的前置时间
包括一些不可预计的外部或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延误以及供应商预留的缓冲时间。
每一周的交期将使采购成本增加1.5%,作为采购人员,你有没有算过这笔帐?
催货,对采购人员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有些采购人员甚至要花费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在收效甚微的催货上,自己却浑然不知。事实上,占用采购人员时间还算事小,重要的是交货期长短本身在无形中会对采购成本产生不小的影响。
据国外资料统计,交货期对采购成本造成的影响是:每一周的交期将使采购成本增加1.5%。 也就是说,单价10元的产品交期若为一周,则实际对该产品的采购成本应为10.15元。 这额外的成本来源于供应商交货期对采购方的安全库存等因素所带来的附加成本。
通常,供应商交货期越长,购买方的安全库存量也越大,由此产生的库存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也越高。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上述情况:
现有X公司每年因生产需要而订购Y零件100,000只,来自A,B,C三家供应商的报价以及他们的交期和不同交期产生的附加采购成本分析如下:
供应商 报价(单价,元) 交货期 X公司实际采购成本 年采购总额(元)
A 14.00 1周 14.00x(1+1.5%x1)=14.21 1421000
B 13.50 6周 13.50x(1+1.5%x6)=14.715 1471500
C 13.20 10周 13.20x(1+1.5%x10)=15.18 1518000
不难看出,如此一来一去X公司光在Y零件的年采购总额就要相差5到10万元之多。 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从表面上看似乎C公司最有优势,采购人员也往往更重视报价而忽视了其它因素。由此可见,采购成本的考虑要从总成本出发;另一方面,如果你用这种方法同你的供应商进行议价,不但可以帮助你获取更好的价格,更能促使供应商真正有效地去改善他们的交货期,从而买卖双方达成互利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源自CIPS课堂教学分享,欢迎各位采购人参加CIPS供应链学习沙龙,一同分享,一同学习,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