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身上有很多标签。如75后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导,书评人,篮球迷,《权力的游戏》爱好者……现在,还多了一个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这一今年新增的标签,其实是他在自己四十岁、社科院工作十年之际,对自己发出的全新挑战书。
十年研究路,从困惑到找准定位
博尔赫斯曾说,任何命运,只反映于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对于张明来说,至少在学术领域,这样的瞬间应该发生在他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哈佛进修那一年。
从07年加入社科院到2011四年间,张明一直处于困惑和纠结中。一方面,他想跟上国际金融研究的前沿领域,做深入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又对市场变化与政策讨论感兴趣,想从事政策研究。然而,一个人的能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当看到自己离两个方向的顶尖学者差距都越来越大时,他感到非常痛苦。
终于在2011年,一个去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为他打开了新局面:“哈佛的学术氛围很好,每个人都是以兴趣驱动去做研究;学者生态也很具多样性,每一位都有自己专精的领域。在那里的一年,让我明白做研究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在这座充满人文情怀的剑桥镇,蔚蓝深邃的查尔斯河边,张明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术方向——结合理论框架与时政研究两者,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
MVP学者的队友们
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才能保持对事业的兴趣和热情。那在热情之余,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经济学者?
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世经政所前副所长何帆曾给出这样一个标准:每年争取发10篇左右有影响力的工作论文与政策报告,50篇左右有明确观点的财经评论,坚持上10年,自然会有成就。可见学术道路之艰难严苛。而张明是所里青年才俊中达到这一标准屈指可数的几位。
“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需要自我驱动的能力”,身为博士生导师的张明建议年轻人慎重选择。虽然从事研究不需要坐班,时间自由,也能收获满足感,但绝大部分时候都要一个人坐在书桌边整理和折腾数据,即使在家也难以陪伴家人,且几乎全年无休,得无时无刻思考,才能跟上不断涌现的数据、现象,和同行的步伐。
除了这修行般的意志和家人的支持,在张明看来,好的导师和工作伙伴也是学术道路上的必要的助攻。在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时有北师大何璋教授及社科院余永定研究员指导鼓励,在世经政所又有成员间的互相交流、砥砺与鼓励,“现代经济学分工越来越细,靠个人单打独斗很难,好的学术伙伴可以驱动我走下去”。
在研究所伙伴们的眼中,张明是“令狐冲”式的人物。曾说他的写作如独孤九剑般,开门见山,见招拆招,框架鲜明;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则评价他“专业专研专注,研究快速准确、思维敏捷、个性灵动飘逸”且买单是他,酒品最好也是他。
正是凭着兴趣热情、自我约束、师友勉励与家人支持这些不可或缺的“队友”,张明才能如他喜爱得NBA球星科比般,一路斩获“MVP”无数。
现实与理论碰撞,75后经济学家之困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曾在张明一本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因为中国经济太过不同,与经济学世界的经典理论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他们这批75后、几乎与改革开放同龄的经济学家,都有着理论和现实碰撞出来的共同的困惑。而被他称为“75后经济学家翘楚”“的张明,也许是将现实与理论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张明在2002年硕士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毕马威及Asset Managers Group,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而今年四十岁、博士毕业十年、社科院工作十年的他,为了寻找全新的挑战,选择加入平安证券,成为新任首席经济学家。
“做一段研究再回头看看金融市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张明如是说。虽然这份工作是兼职,但他所在的平安证券研究所,不仅服务外部客户,落实着“投行+商行”的重要战略,同时也要服务中国平安这家全牌照综合金融集团的保险、银行或其他专业子公司,这反而有助他纵观中国金融市场的全貌,对在平安和社科院的研究都有助益。
“社科院的宏观研究从国家层面出发,时间长了会对微观世界理解不充分,加入平安能够帮助我对微观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市场运作有更深的了解,将过去的宏观研究夯实微观基础”。
而作为卖方参与到金融市场,从象牙塔中出来的他,面对基金经理们不慎“温和”的提问,一开始也会汗流浃背。“适应之后觉得很好”,张明笑着说,“市场上的讨论比较尖锐,反而能暴露以前研究上的盲点,帮助自己提高”。
四十而不惑。这位正在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减法的中国经济学家,一旦选择一份工作,就会尽全力完成。一如他的研究问道之路,扎下根,就用一辈子去追问和探索。
未来十年,不知他还会有哪些新的困惑,又会得出怎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