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伴随拼多多在商业上的迅速成功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诸多市场质疑和争议。
/
综合编辑 | 高欢欢
7月31日中午,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发布题为“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的全体员工信:“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要消费者导向,不要竞争导向。要牢牢地抓住消费者导向,从消费者最最切身的利益点开始改。所有员工的期权将锁定三年,继续埋头苦干。”
今日早间,拼多多新闻发言人井然也表示,刚上市不到一星期的拼多多受到了广泛的文章质疑,善意的批评拼多多都会接受进行整改,但真相是正在受到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并在网络上有专门的团队和人员在维护。据此,拼多多已经向国家互联网中心发起举报,详细材料在合适的时候也会向全社会公布。
受持续发酵的假货问题影响,北京时间7月30日,据ACCESSWIRE报道,拼多多股价周一早盘大幅下跌,跌幅一度高达10%。截至收盘,拼多多股价下跌2.12美元,收报22.48美元,跌幅达8.62%。目前,拼多多市值约为249亿美元,较最高峰时的近300亿美元下跌了约50亿美元。
7月26日,成立不到三年的“新电商第一股”拼多多成功挂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市值达295.8亿美元。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因拼多多IPO跻身全球富豪榜前100位之列,个人财富为138.5亿美元,超越了刘强东,在中国大陆富豪榜排名第13位。
一家年轻的企业迅速崛起跻身电商第一梯队,站在拥有10多亿用户的微信的巨人肩膀上,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消费降级路线,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日渐成熟的江湖里杀出一条血路。
但突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伴随拼多多在商业上的迅速成功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诸多市场质疑和争议。
拼多多负面不断
7月29日上午,“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发表声明,收到多位读者的举报,拼多多平台上某店铺销售盗版“皮皮鲁”系列图书,侵犯其著作权,要求拼多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他已经向国家版权局和全国打黄扫非办公室举报。
郑渊洁称,经律师证据保全向拼多多取证购买,收到的图书为盗版书,封底的防伪标识都是印上去的。
指责拼多多售假的不止郑渊洁。
7月28日,创维公司发布声明,指责拼多多上出现了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包括:创维先锋、创维云视听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创维云视听、创维e家、创维等),并提出严正交涉。
7月12日,据《纽约时报》消息,总部位于北京的母婴品牌 “爸爸的选择”(Daddy’s Choice),在纽约法院对拼多多发起诉讼,表示拼多多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允许平台里的商户销售仿冒他们品牌的纸尿片。
该品牌表示,去年他们就已经向拼多多投诉过平台中有商户销售仿冒的纸尿片,随后拼多多将涉及的产品下架。但没过多久,仿冒纸尿片又在拼多多上卷土重来。即使他们曾再次向拼多多要求处理这些商家,但是拼多多并没有对这些新冒出来的商家和产品采取措施。
另外,记者在拼多多APP搜索“Mac电脑、苹果手机、华为手机、茅台”等关键词,发现搜索结果里,部分产品与市场熟知的Mac、iPhone、贵州茅台酒官方售价相距甚远。
拼多多的负面也不止于此。
6月8日上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方微博表示:近日,根据群众举报和媒体报道,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拼多多”平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深入核查,相关线索已移交有关地方进行查处。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持续对案件查处情况予以关注。
4月份,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接受《财经》的采访时表示,拼多多正在通过升级供应链和打击假货来提高商品质量。但在还没有摆脱“便宜货”“假货”的标签的前提下,当时这个“涉黄涉暴”的小插曲对拼多多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麻烦。
拼多多也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假货治理的决心,并采取了一些措施,随之而来的,则是不断发生的商户维权事件。
6月13日部分商户前往拼多多上海总部维权发生冲突的事件在网络上曝光,随后,拼多多就商家的维权做出了回应,称在13日就到公司聚集的14名问题商家中,7家存在售假情况,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况,1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相关事实已经平台初审、复核程序核查,证据确实。
对于这些争议性事件,黄峥表示,同为电商公司,阿里巴巴走过的路和吃过的苦,拼多多也躲不开,只能在吸收前车之鉴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一些。他说拼多多的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好,这不是件坏事,未来拼多多要努力保证机制的公平,创造公平的经营环境。
拼多多很火
拼多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完美演绎了疯狂增长的剧本:2017年拼多多的GMV(成交总额)为1412亿元,截至2018年6月底的12个月,拼多多GMV达到2621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一倍; 2017年拼多多全年收入为17.44亿元,2018年一季度收入就达到了13.85亿元,几乎接近去年全年收入。
拼多多还有一个暴涨的数据是用户增速,它在成立一年之后付费用户就过亿,2017年中用户数超过两亿。目前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3.4亿,已经接近阿里活跃用户数的一半。
正如黄峥所说,拼多多的战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服务“五环之外”的人群。这一战略也让拼多多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公司。
拼多多依靠较低的获客成本,以及对中小商家的博弈优势,符合当下消费分级的现实,完成了“爆款-高流量-掌握对商家价格谈判主动权-更多爆款活动-更高用户人气”的成长循环。当然还离不开病毒式的营销以及腾讯的扶植。
据虎嗅此前报道,依靠微信的社交关系引流,是拼多多成功的核心因素,但也是其命门所在。
2016年7月20日,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联合高榕资本和新天域资本,领投了拼多多1.1亿美元的B轮融资。2018年4月,腾讯再次领投拼多多,为其融资30亿美元。到了拼多多上市的时候,腾讯占股比例为18.5%。
招股书上还显示,今年2月双方还达成了一项长达五年的合作协议,腾讯为拼多多提供微信钱包的接口,使其可以获得微信钱包的流量,并在支付方案、云服务和用户参与等多个领域合作。
而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崛起也遭到阿里、京东等平台的围堵。
3月下旬,阿里巴巴上线 “淘宝特价版” ,京东上线 “拼购”。接着,网易考拉推出 “拼团”,唯品会推出 “云品仓”。有人把拼多多比作早期的淘宝,除了早期同样是 “低价劣质” 的代表,阿里巴巴当年IPO也遭到了当年各大门户网站的围攻。
“拼购虽然可以便宜,但是没有品质和服务的拼很难走远,不是因为便宜就可以没有品质没有底线。”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在7月27日举行的苏宁易购818发烧购物节发布会上说。
在7月16日美国财富头脑风暴科技论坛上,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被问及竞争对手拼多多时表示,他并不在意其他商业模式,只关注客户体验,他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对拼多多的看法,“如果你在中国购物过几次,也许只要三次,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
黄峥对此回应称,他认同刘强东的说法,自己也不看重商业模式,更看重消费者体验和性价比等综合因素。低价和高质量的取舍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司核心观念层面的考量。
打假是社会问题
实际上,电商平台的售假卖假事件一直屡见不鲜,被“打假”的不只是拼多多。之前淘宝、聚美优品等平台都曾在上市之初经历了“假货”风波。正如黄峥自己所说,拼多多这个3岁小孩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眼前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
黄峥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阿里走过的路我们都得走,他吃过的苦我们都得吃,但是我们幸运一些,我们看到了阿里它们怎么解决,那我们解决的速度可能更快一些,代价也有可能更小一些。如果有问题,我们欢迎公开的、讲道理的诉讼,但如果使用暴力的话就更难讲清楚了。”
而黄峥在2018年6月18日第一次媒体沟通会上还表示,“假货是一个很深的链路的问题,比如一个商家生产假面膜成本只要5块钱,他在网上卖100多元,如果卖出了1万多单,只有5个买家来投诉,即使是买一罚十了,他还是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所以,打假是社会问题,平台自身的门槛要非常高。”
阿里当初为了解决淘宝的“假货”问题,另设了一个针对商家收取更高比例保证金、内容审核更严、赔偿比例更高的平台——天猫。如今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共存,分别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位。
在黄峥看来,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平衡,因为商户肯定也想取悦消费者,而拼多多作为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保证经营环境的公平,不能出现机制性的问题。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如果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早一点吵架,早一点把问题暴露出来。你真的天天吵的,关系可能吵完更好了。”
以下为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发布的全体员工信全文:
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刚刚和大家开完员工大会,讲完所有人一起期权锁定三年,继续埋头苦干,准备迎接关注,赞扬,诋毁甚至攻击。
没想到,第二天就来了。
来得如此强烈。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两句。
1,我们要团结,要坚信过去一起开创的模式。虽然今天离Costco + Disney 还很远,但过去的实践表明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前景。我们要坚信为最广大的消费者创造价值才有未来。
2,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对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3,要消费者导向,不要竞争导向。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甚至扣帽子。我们自己不要慌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试图一蹴而就。不能竞争导向,别人指什么我们才做什么,要牢牢的抓住消费者导向,从消费者最最切身的利益点开始抓,开始改,持续的改。
大家聚在一起是缘分,能遇上拼多多是我们的幸运,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持续承受质疑甚至冤枉。没有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造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显而易见。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我们要扎到最最实处,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推动拼多多实实在在的进步。
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综合自央广新闻、新京报、凤凰网财经、爱范儿、e公司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