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滞后问题,历来是“双十一”最受消费者诟病的焦点。今年,更多的线上线下商业企业加入到“双十一”网购盛宴当中。与此同时,身处网购关键环节的快递物流企业也卷入其中。但与“奋战的卖家”和“疯狂的买家”不同,被夹在中间的快递物流企业并不享受这个盛大的“节日”,反而遭遇“成长烦恼”。
日前,石家庄市入选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其重点任务就是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运营车辆规范化,解决末端配送难题,鼓励电商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电商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可望破题。
快递企业“双十一”备战忙,“不为赚钱,不赔就好”
“今年,北国如意购物网‘双十一’活动的订单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11月9日,忙碌在“双十一”大战中的北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淼告诉记者,目前,家电、超市等各业务板块均提前为猛增的业务量安排了自己的配送队伍,并制定预案,一旦订单爆仓,将立即启动与第三方快递企业的合作,确保省会二环以内及时送货上门。
“根据天猫的预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公司业务量将比去年增加60%以上,公司在石家庄的派发快件单日峰值预计可达到20万件。”石家庄市联合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敦新建介绍,公司为此增加了100多名工作人员、30多辆干线和短途运输车辆,分拨中心的面积也扩建了4000平方米。
面对“双十一”消费盛宴,以及随之而来的快件井喷大战,无论是实体商家的自建配送队伍,还是第三方快递物流公司,全部进入“一级备战状态”,准备迎接这一场“大考”。
然而,对于暴增的业务量,企业却并不抱有借此“赚一笔”的期望。
“促销让利、宣传推广、物流配送,都是不小的成本投入,并不指望这些可以换来大笔利润,我们的目的是借此推广平台影响力,增加顾客‘粘性’。”周淼说。
而省会另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也坦言,“双十一”风险和压力远远大于效益,很有负担,不求能赚多少钱,不赔就好了。
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双十一”“额外风险”难以承受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购物普及,快递物流业也迎来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期”。
来自淘宝和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网络零售买进、卖出成交额以及网络零售包裹总数的同比增长速度均在110%以上。
正是得益于此,在经济增速回落、传统大宗商品物流市场疲软背景下,以“便捷、高效”为特点的快递物流一枝独秀。来自省现代物流协会的数字显示,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超过2亿件,同比增长近70%,今年前三季度,快递物流业也保持了40%的业务和盈利能力增长。
然而,经历了高速成长之后,烦恼也随之而来。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现在,快递物流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价格战持续上演。而价格上不去的同时,经营成本却在不断上涨,例如涨得最快的人工成本,在快递企业总成本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压力越来越大。
省现代物流协会副秘书长谢宝贵介绍,2013年,我省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73%,而欧美一些物流业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仅为8%-9%,这也表明,我省经济社会运行的物流成本确实较高。
这样的背景下,“双十一”配送业务的井喷,对于快递物流企业来说,代表的是“额外的风险”——快件数量的不可控性极有可能导致配送队伍超负荷运转,进而使快件破损率、延误率、遗失率提高,最后企业“收获”更多的可能不是利润,而是投诉和赔偿。
“这是快递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的普遍烦恼。”业内专家指出,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大多数快递物流企业属于单兵作战,在行业竞争中,企业纷纷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优化各环节工作效率控制成本,但这条路几乎已经走到了极致。
提高城市配送整体效率,推动电商与物流快递企业加快融合
事实上,为提高配送效率,也有企业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例如,申通快递曾在省会一些高校设代理点,还尝试了两个智能取货柜试点,但由于末端配送情况复杂,加上成本考虑,终究未能推广开来。
“要想破解发展瓶颈,不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还需从外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业内专家指出。
日前,石家庄市入选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其重点任务就是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运营车辆规范化,解决末端配送难题,鼓励电商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合作。
“具体来说,包括四方面内容。”石家庄市商务局局长田嘉一介绍,首先是打通物流信息接口,在电商企业、物流配送企业、配送店或取货点、配送车辆等各物流配送环节之间,形成信息对接,使配送资源高效利用;其次健全配送店、取货点布局,依托现有便利店、蔬菜惠民店等网点,设置智能取货柜,使其为末端配送所用,实现公共资源共享,使单个配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对配送车辆进行整合、补贴,尽可能采用新能源车辆进行配送;第四,完善制度建设,例如协调相关部门,对进市运输和配送车辆配备统一标识,进行统一管理。
“这些举措将把电商和物流配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管理中,最大限度整合、配置社会配送资源,提高城市整体配送效率,从而使单个企业的运营得到优化。”田嘉一说。
尽管这可能并非解决快递物流业“成长烦恼”唯一或最好的办法,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探索或将成为快递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有益尝试。